媒體中心
- 首頁
- 公司新聞
8月9日,南鋼印尼金祥新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 南鋼印尼金祥 )390萬噸焦炭項目2號(首座)焦爐正式點火烘爐。這是南鋼海外產業拓展的重要標志,也是南鋼參與共建 一帶一路 的實際成果,具有里程碑意義。南鋼總裁祝瑞榮、副總裁兼首席投資官林國強、副總裁萬華、總會計師梅家秀,以及園區單位旭陽偉山董事長高學閣、承建單位中國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吉利等參加點火烘爐儀式。 南鋼印尼金祥年產390萬噸焦炭項目,位于印尼中蘇拉威西省莫羅瓦利縣青山工業園區。南鋼印尼焦炭項目部全體員工敢打敢拼、艱苦奮斗,按極具挑戰的工期目標,全力組織推進項目的 三通一平、土建施工、焦爐砌筑、設備調試 等現場施工。印尼金祥是繼印尼金瑞之后,為南鋼打造海外原材料生產基地、謀劃海外產業藍圖、開辟南鋼全球化事業注入了強勁動能。 祝瑞榮對參加點火烘爐儀式的各方代表表示感謝,并肯定了印尼焦炭項目的建設、生產運營成果。祝瑞榮指出,印尼金祥首座焦爐順利點火烘爐,離不開股東方、園區單位、總包方和各施工單位的大力支持與幫助,更離不開秉持 艱苦創業,開拓創新 南鋼精神的印尼焦炭項目部全體員工的不懈努力。印尼金祥首座焦爐的烘爐是南鋼印尼焦炭項目部發展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是印尼金祥 邊建設、邊生產 的開端。希望項目部全體員工和總包方、施工單位能夠繼續團結協作、攻堅克難,以信心凝聚力量,以實干譜寫華章,為南鋼印尼焦炭項目的圓滿竣工貢獻力量。
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對于不斷提升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民族地區改善民生、凝聚人心,具有重大意義。8月4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宣傳部聯合舉辦的 發現最美鐵路 走進大美張吉懷 網絡宣傳活動圓滿落幕。 發現團 成員走進苗族、土家族、侗族等30多個少數民族人民聚集的湘西地區的張吉懷鐵路,欣賞世界最大跨度不對稱拱橋——酉水大橋的雄姿,體驗各民族人民緊密團結、共同收獲高鐵時代的幸福模樣。這座大橋所需的耐候橋梁鋼均由南鋼提供。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強調,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 一塊堅硬的鋼鐵 ,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號巨輪乘風破浪、揚帆遠航。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談到,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今天,我們共同回顧南鋼參與民族地區重大項目建設的責任擔當。 能源化工項目 中石油鄯善原油儲備庫:南鋼供應了12MnNiVR、12MnNiVR-SR鋼板。該項目是 西部大開發 中開建的第二個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工程。 中航油西藏林芝油庫:南鋼供應了Q235B鋼板。該項目是中航油西藏林芝機場燃料油庫。 中石化欽州油庫:南鋼供應了12MnNiVR鋼板。該項目有效提高了廣西石化的原油保障能力,為欽州臨港工業的加快集聚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中石油獨山子商儲項目:南鋼供應了12MnNiVR、12MnNiVR-SR鋼板。該項目是中國戰略石油儲備基地,保障了國家能源安全。 中石油蘭州國儲、商儲項目:南鋼供應了12MnNiVR、12MnNiVR-SR鋼板。該項目是繼獨山子油庫之后又一座大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 西四線(吐魯番-中衛段)項目:南鋼供應了X80鋼板。吐魯番—中衛段是西四線的核心組成部分,可有效緩解西氣東輸系統冬季高峰的緊張負荷狀態。 中石化西北局順北川塔里木河項目:該項目是南鋼首次承接油氣復合管線用鋼項目,為國內管線復合板項目建設打開了局面。 水電項目 遼寧清原抽水蓄能電站:該項目是國家 十三五 期間重點工程,是新一輪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139個重大項目之一,是國內首批采用EPC總承包模式建設的大型抽水蓄能電站,也是南鋼第一個全鋼種全厚度包攬整個壓力鋼管用鋼板的水電項目。 河北豐寧抽水蓄能電站:該項目是2022北京冬奧會 充電寶 ,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 充電寶 。電站全部建成后,每年可節約48.08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0萬噸,相當于造林24萬畝。南鋼供應了Q345R、N610CF鋼板。 白鶴灘水電站:該項目是實施 西電東送 的國家重大工程,年均發電量可達624.43億千瓦時,可滿足約7500萬人生活用電需求,相當于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196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5200萬噸。是當今世界在建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水電工程。主要技術指標創6項世界第一。南鋼是白鶴灘水電站工程高強鋼板供應商。 橋梁項目 川藏鐵路大渡河特大橋:該大橋是一座建設在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帶、復雜風場及溫度場環境下的超大跨徑鋼桁梁懸索橋。南鋼供應了S31603+Q370qD鋼板。 川藏鐵路藏木雅魯藏布江特大橋:該大橋是世界上跨度最大、海拔最高的鐵路鋼管混凝土拱橋,也是國內首座免涂裝耐候鋼鐵路大橋,被橋梁界稱為里程碑式、最新第七代橋梁的代表,是我國高性能橋梁用鋼進化、橋梁綠色低成本建設的典范。這座橋的免涂裝耐候鋼板和耐候焊絲焊條用鋼全部由南鋼供應。 金仁桐高速公路桐梓河特大橋:大橋連通遵義市的仁懷市和桐梓縣兩地路網,建成后兩地交通通行時間將由原來的兩個半小時縮短至二十分鐘,大橋的建成對于貴州省路網的完善以及遵義市各縣市間的經濟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南鋼供應了復合橋梁鋼板。 貴州雙龍港下壩大橋:該大橋是貴州省第一跨度鋼箱梁頂推橋,進一步完善了貴陽市城市路網建設,大大提高了雙龍港經濟區交通通行效率,也為當地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多選擇。南鋼供應了Q345D鋼板。 官塘大橋、鳳凰嶺大橋:官塘大橋獲得第十九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是世界第一大跨度有推力鋼箱拱橋、世界第九大跨度鋼箱拱橋?;藥X大橋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境內連接柳北區和城中區的過江通道,是柳州市第一座公軌兩用大橋。這兩座大橋的建成,破解了柳州河東北片區與柳東新區的交通瓶頸,為促進柳東新區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南鋼供應了Q345qD、Q345qC鋼板。 玉楚高速公路綠汁江大橋:該大橋是玉楚高速公路重點控制工程,位于易門縣與雙柏縣交界處,跨越綠汁江。大橋作為中國首座單塔單跨鋼箱梁懸索橋,其單塔單跨懸索橋跨度780米為世界第一。南鋼供應了Q355D橋梁鋼。 張吉懷鐵路酉水大橋:張家界經吉首至懷化高鐵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控制性工程,大橋多項設計施工技術水平均屬世界領先。南鋼供應了Q345qENH和Q420qENH鋼板(及其Z向鋼),是繼藏木大橋之后,南鋼在免涂裝耐候橋梁鋼方面的又一突破。 新征程上,南鋼將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 國之大者 戰略高度統籌謀劃工作,著力推動與民族地區間的產業、市場、項目、人才等互聯互通,形成定位準確、各揚所長的發展格局,為促進民族地區繁榮發展、民族團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充分展示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由南鋼獨家供應豪華郵輪用鋼板、船用型鋼的首艘國產大型郵輪 愛達 魔都號 ,7月底完成首次出海試航,8月還將進行第二次試航。在中國造船業實現大型郵輪建造領域零的突破、摘取造船業 皇冠上最后一顆明珠 這一歷史性時刻,南鋼及其子公司宿遷南鋼金鑫雙雙收到中國船舶集團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的感謝信。這足以印證,國產首艘大郵輪對我國建設海洋強國、制造強國、科技強國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大型豪華郵輪被稱為 海上巨無霸 ,是一座 流動的城市 ,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作為目前全球最復雜的單體機電結合體,大型豪華郵輪技術含量高、設計和建造難度極大,體現了一個國家的裝備建造能力和綜合科技水平,與航空母艦、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并稱為世界造船業三顆 皇冠明珠 ,代表著當今全球船舶工業的 至尊水平 。 愛達•魔都號 的誕生,標志著中國成為繼德國、法國、意大利、芬蘭后全球第五個有能力建造大型郵輪的國家。 大型豪華郵輪的船體重心位置相對較高,為保證郵輪的航行安全、船體運營安全、建造進度和舒適美觀度等,對鋼板重量、整板不平度、焊接變形、鋼板尺寸、厚度公差、板形質量和焊接效率等都提出了苛刻的要求。 愛達 魔都號 郵輪用的鋼板80%以上是厚度4—8毫米的薄規格鋼板。南鋼板材事業部通過裝備升級和工藝技術攻關,實現了4毫米厚鋼板的厚度公差精準控制,解決了寬薄板板形和厚度控制的世界性難題,突破了中厚板生產的極限規格,為產品的穩定生產和供貨奠定了基礎。 大型豪華郵輪所需球扁鋼對焊接要求極高,宿遷南鋼金鑫為客戶提供個性化一站式解決方案,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解決了批量小、定尺長、尺寸精等難題,并做到專業化、差異化、定向化服務,可滿足客戶現場激光焊、非激光焊的特殊技術要求。南鋼金鑫實現了 愛達•魔都號 郵輪船用球扁鋼100%獨家供貨。 南鋼產品的成功研發并供貨國內首艘豪華郵輪項目,為大型豪華郵輪國產化建造奠定了材料基礎,并提升了中國鋼鐵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上海外高橋在感謝信中表示, 在這歡慶和激動人心的時刻,謹向貴司(南鋼)辛勤的努力和艱辛的付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希望我們繼續攜手努力,再創輝煌!
文章來源《中國冶金報》 鋼鐵行業是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之一,但同樣也是高排放、高污染行業,通過推進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實施差異化管控和精細化管理,是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的有效手段。近年來,我國鋼鐵業行業減排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自2019年《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發布實施以來,南京市生態環境部門積極響應國家、省總體部署要求,不斷優化鋼企創新管理思路,全力推進全市鋼鐵企業積極實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大力削減鋼鐵行業污染排放、持續提升鋼鐵企業治理水平,助推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南鋼 )是 江蘇鋼鐵工業的搖籃 ,近年來,在省、市生態環境部門的助力下,公司累計投入超100億元持續高質量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噸鋼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排放量較改造前分別降低60.5%、74.3%、89.6%,有力促進了區域大氣環境質量的改善。2023年7月5日,南鋼成為南京市首家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的鋼鐵企業,作為老牌鋼鐵企業,南鋼在打造 綠色發展標桿企業 的道路上蹚出了一條新路。 有力監管 有效服務 助推企業生態 蝶變 為加快推動全省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按期完成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交辦的整改任務。近期,省生態環境廳在張家港召開的省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現場會上強調,加快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也是鋼鐵行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各地以更加堅決的態度、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務實的作風,在確保企業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加快推進。 近年來,南京市生態環境部門全力推進超低排放改造。一方面,將超低排放改造作為 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交辦的整改任務 重點整改事項和年度重點治氣任務緊盯不放,制定市級整改推進方案,督促企業制定超低排放改造推進工作進度表,倒排時間加緊推進。同時,通過落實差別電價、提供環境保護專項資金支持等配套政策,加大幫扶指導,激發鋼鐵行業超低排放轉型動力并形成倒逼機制,推動全面實現鋼鐵行業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鋼鐵行業節能減排是一項實實在在的工作,需要扎扎實實地持續推進。檢查+幫扶,希望能夠助力企業,為藍天盡一份力。 南京生態環境局大氣處相關負責人說道。在企業減排轉型的道路上,多往企業跑,主動服務、靠前服務,已成為生態環境部門的工作常態。為加快推動企業完成超低減排,南京市生態環境局組織技術專家、執法檢查、監測監控等相關人員,走進南鋼對標超低改造進行全面評估,檢查人員現場指出薄弱環節,幫助問題整改。 特別是在本次主題教育期間,省、市生態環境系統大氣支部相關人員也紛紛走進南鋼,看現場、看數據、座談交流,交流最新治氣動態,指導企業及時對標提升。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黨支部、南京市生態環境局機關第四黨支部等5個黨支部聯合開展 黨建引領攻堅作先鋒,科技賦能協同治大氣 主題黨日活動,專題赴南鋼調研指導。南京市生態環境局機關六個在職支部和包括南鋼在內的南京 兩鋼四化 6家重點企業開展支部共建,面對面交流,就做好項目服務、解決治理難題、提升治理水平、組織專家幫扶、送法規送政策等工作進行點對點對接,按每月不少于一次的頻次定期開展幫扶服務。從理論學習到政策宣貫到業務指導,面對面的政企雙方,奔著綠色的發展的目標共同前進。 超前布局 向綠而行 做全球綠色鋼鐵的先行者 南鋼是 江蘇鋼鐵工業搖籃 ,新中國成立后江蘇省的第一爐鐵、第一爐鋼、第一根鋼材都誕生于此。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 減排 是老牌鋼鐵企業的綠色轉型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南鋼持續加大環保投入力度,加快推進超低排放改造,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黃一新提出: 要超前規劃,主動作為,做全球綠色鋼鐵的先行者。 南鋼以打造 美麗的都市型綠色鋼廠 為目標,積極踐行 綠色、低碳、可持續 發展理念。將低碳綠色循環發展作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優先使用清潔能源,采用資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藝、設備以及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和污染物無害化處理技術,減少污染物的產生。采用國際先進的環保技術和工藝,實施環保提升改造,努力打造人與鋼鐵、自然和諧共生的 綠色生態工廠 。 實現了廠容整潔、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產城融合,環境治理成效顯著。先后獲評工信部 綠色工廠 能效領跑者 綠色設計產品 ,中鋼協 清潔生產環境友好型企業 ,江蘇省綠色發展領軍企業,連續上榜行業 綠色發展標桿企業 ,榮獲 最美綠色鋼城 稱號。 超低排放改造 為企業添 綠 增 效 治污設施穩運行,粉塵污染點位全監控,作業線上無煙塵,清潔運輸全流程,綠樹成蔭四季有花……如今,漫步在南鋼廠區,除了遠處工廠花園中的鋼鐵智造和工業文化旅游示范園區外,還有儲存煤炭的大型筒倉(以下簡稱煤筒倉)和銀色圓拱形的原料大棚。 只見20座44米高的藍灰色煤筒倉并排而立,筒倉表面展翅飛翔的白鶴圖案讓人眼前一亮。南鋼相關負責人介紹: 為了有效控制煤炭堆場的揚塵問題,南鋼主動廢除原有的煤場抑塵網,新建了20座大型筒倉,可以存儲16萬噸煤炭。 十二五 以來,南鋼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累計投入超百億元用于環保提升、超低排放改造和生態保護,深入實施有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清潔方式運輸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打造生態綠色標桿鋼鐵強企。 在有組織超低排放改造方面,南鋼采用最先進的 干法除塵 干法脫硫 干熄焦 等 三干技術 ,徹底消除濕法工藝產生的白色煙羽對環境的影響。 在無組織超低排放改造方面,南鋼建成了總面積達9萬平方米的4座鐵礦堆場封閉大棚,可以儲存98萬噸鐵礦,并實現了原料場的智慧化、無人化操作。南鋼建設了24座煤筒倉,可以儲煤20萬噸,替代原有的防塵網貯煤場;新建39個焦炭倉,可以儲存焦炭12萬噸。實施廠區揚塵治理,對除塵灰卸灰裝置全面改造,除塵灰運輸全部采用吸排罐車,避免運輸及放灰時揚塵污染。生產現場推廣使用 工業清掃車 ,配備進口清掃車、抑塵霧炮,有效減少廠區及道路揚塵。 在清潔物流方面,南鋼利用臨江碼頭優勢和鐵路運輸優勢,鐵路和水路的清潔物流比例超過80%。建設了長度達2.3公里的管式皮帶,將高爐水渣密閉輸送至超細粉加工廠;并將 國五 排放的物流車輛全部更換為 國六 標準,還同步引進電動重卡,自主開發電動機車,用于廠內物資運輸。 如今,南鋼建成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節能降耗、環境治理設施。實現了 用礦不見礦、用煤不見煤、運料不見料、出鐵不見鐵 的治理目標,南鋼從 有組織排放 無組織排放 清潔物流 三個方面全流程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按工業旅游標準進行廠區環境景觀提升,實現了從 鋼鐵俠 到 綠巨人 的轉型蛻變,為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 數字賦能 讓環保監管更智慧 隨著大量的環保投入,如何動態掌握數量眾多的環保設施,解決好 有沒有、用沒用、好不好 的管理問題,南鋼給出了智慧化解決方案。 在南鋼智慧運營中心,有一套搭載多個智慧預測模塊的 智慧環保管控平臺 ,這是全公司環保管理的中樞,掌控著全廠的環保設施運行和污染物排放數據。整個廠區安裝了75套CEMS煙氣在線監測裝置,318套TSP及42套VDM,全面監測每一臺設備的顆粒物排放數據;有12套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監測儀器,24小時監測著焦化工序的VOC排放。為了對八平方公里的廠區進行網格化的空氣質量監控,一共安裝了50套 空氣微站 ,廠區每一處的空氣質量都可以隨時掌控。通過這套智慧環保監控系統,實現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環境管理,有組織、無組織、清潔物流、固廢管理等一覽無遺。同時實現了 一屏看全域,一鍵知指標,一網管環保 的實時精準管控,保障了環保設施的 健康 運行,全面提升了環保設施動態管理和達標預警管理水平。 工廠花園扮靚十里鋼城 長江之濱崛起 綠色明珠 廠區內天藍水清,繁花綻放,姹紫嫣紅。在江邊生態濕地園,草木繁茂、蘆葦浩蕩、水波瀲滟,吸引了20余種候鳥棲息于此。江面上汽笛聲聲,江風習習,南鋼這座鋼城恰似屹立于長江之濱的 綠色明珠 。 南鋼按照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的標準,對廠區環境景觀進行全面規劃。累計投入8.6億元對廠區環境景觀進行提檔升級。陸續實施了迎賓景觀大道、沿江三公里岸線、生態濕地園、工業旅游景點、廠前智慧廣場、煉鐵區域公園等景觀提升工程。持續對廠區進行綠化、美化、凈化、亮化改造。對廠區主干道、廠房外立面、管廊支架、高爐、煙囪、皮帶通廊、煤氣柜等設施進行了美化出新,一大批生態綠化工程相繼實施,綠化建設成果斐然。新增及改造綠地面積153.06萬平方米,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色彩豐富、層次分明的景觀效果,實現了綠色蝶變。同時還打造了南京鋼鐵博物館、霸王山紀念館、鳳凰廣場、九龍湖等二十個工業旅游景點。開拓紅色旅游、智慧旅游、鋼鐵工藝游等多條主題參觀游線,南鋼榮獲 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和 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 。 當前,南鋼確立了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按照源頭減碳、過程降碳和末端固碳的總體思路推進 碳十條 行動綱要和六條技術路線,在加快推進減排降碳工作的同時,盡最大努力推動全社會協同降碳。面向未來,南鋼將繼續秉持 創建國際一流受尊重的企業智慧生命體 的企業愿景,以 綠色、智慧、人文、高科技 為高質量發展新特征,以 全力構建全流程、全業務覆蓋的低碳生態,做全球綠色鋼鐵的先行者 為低碳發展愿景,建設綠色智慧、產城融合的發展典范和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園,成為鋼鐵行業轉型發展的引領者、世界級智能化工業脊梁,為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南京新實踐、譜寫 強富美高 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持續貢獻力量。
7月11日,財富Plus APP發布了2023年《財富》中國上市公司500強排行榜,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600282)以706.67億元的營業收入,位列上市公司第196位。 此次榜單由《財富》(中文版)與中金公司合作編制,考量了全球范圍內最大的中國上市企業在過去一年的業績和成就,這也是《財富》(中文版)首次發布此榜單。本次上榜的500家中國上市公司的收入總和達65.8萬億元人民幣,上榜公司年營收門檻接近237億元。 南鋼股份聚焦 創新驅動、數智化轉型、新產業裂變 三條 高乘長 發展曲線,打造 綠色、智慧、人文、高科技 高質量發展新特征,努力建設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先進材料智造商。 南鋼股份瞄準中國制造業升級及進口替代。2022年,公司先進鋼鐵材料量價齊升,銷量206.58萬噸,占鋼材產品總銷量21.19%,占比增加3.78個百分點;綜合平均銷售價格6,524.69元/噸(不含稅),同比增長10.49%;毛利總額21.41億元,同比增長14.06%,利潤貢獻持續增加。 從2022年規模來看,南鋼股份在鋼鐵行業上市公司中排名第15位,2022年前三季度、2022年度及2023年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排名連續保持在第4位,體現了南鋼股份良好的企業競爭力。 作為行業領先的高效率、全流程鋼鐵聯合企業,南鋼股份將砥礪前行,堅持做精做強特鋼,構建以鋼鐵新材料為核心的相互賦能、復合成長的產業鏈生態圈,以實實在在的業績回報廣大投資者,以超常規的認識、舉措、行動和實效,將公司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推上新高度。
轉自《中國冶金報》(2023年07月12日 03版三版) 7月初,南鋼旗下安徽金元素復合材料有限公司(下稱金元素公司)爆炸復合板工藝處理廠房建設如期推進,已進入調試階段。該廠未來將形成5萬噸熱軋復合板+5萬噸爆炸復合板的雙工藝生產能力。這是金元素公司裝備升級、產品提檔、結構優化、規模倍增的標志。 金元素公司是南鋼新材料產業的重要平臺之一,是南鋼聚焦 率先構建新發展格局、勇當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 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三大使命,緊扣 一體化 和 高質量 兩個關鍵的創新發展成果。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金元素公司專注于綠色、低碳、環保、資源節約型的金屬復合材料的研發、制造、銷售、服務和推廣,熱軋復合板產銷量連續5年位居全國第一,市場占有率達30%。作為提供先進復合金屬材料綜合解決方案的高科技企業,金元素公司是國內唯一批量穩定供應500兆帕級橋梁鋼復合板、國內唯一供應825鎳基合金熱軋復合板、國內唯一供應船用復合板的企業,并聯合多所高校在復合材料領域頗具建樹的博導專家共同成立了復合板工作室,致力于高端復合板材的研發,努力成為全球金屬復合材料行業引領者。
7月5日,南鋼順利通過全工序、全流程超低排放驗收審核,并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網站公示,標志著公司環保工作邁上了新臺階。 超前布局 向綠而行 做全球綠色鋼鐵的先行者 盛夏時分,揚子江畔,一座現代化鋼城聳立在青山綠水之間,在藍天白云濾鏡下,每一處都蕩漾著清新與恬靜。廠區內機器在忙碌地運轉著,道路兩旁的綠樹和青草地,翠綠欲滴。 近年來,南鋼持續加大環保投入力度,加快推進超低排放改造,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黃一新提出: 要超前規劃,主動作為,做全球綠色鋼鐵的先行者。 南鋼以打造 美麗的都市型綠色鋼廠 為目標,積極踐行 綠色、低碳、可持續 發展理念。將低碳綠色循環發展作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優先使用清潔能源,采用資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藝、設備以及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和污染物無害化處理技術,減少污染物的產生。采用國際先進的環保技術和工藝,實施環保提升改造,努力打造人與鋼鐵、自然和諧共生的 綠色生態工廠 。實現了廠容整潔、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產城融合,環境治理成效顯著。先后獲評工信部 綠色工廠 能效領跑者 綠色設計產品 ,中鋼協 清潔生產環境友好型企業 ,江蘇省綠色發展領軍企業,連續上榜行業 綠色發展標桿企業 ,榮獲 最美綠色鋼城 稱號。 超低排放改造 為企業添 綠 增 效 為了確保實現超低排放目標,南鋼投入100億元,實施環保治理和節能改造項目100余項,建成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節能降耗、環保治理設施。南鋼陸續增加了11套脫硫脫硝裝置,完成了112套除塵器的升級改造,建成了鐵礦粉、煤炭堆場全封閉大棚和煤筒倉,實現了 用礦不見礦、用煤不見煤、運料不見料、出鐵不見鐵 的治理目標,南鋼從 有組織排放 無組織排放 清潔物流 三個方面全流程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按工業旅游標準進行廠區環境景觀提升,實現了從 鋼鐵俠 到 綠巨人 的轉型蛻變,為打贏藍天保衛戰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 在有組織超低排放方面。南鋼采用最先進的 三干技術 (干法除塵、干法脫硫、干熄焦),將燒結和球團工序原來的 濕法脫硫 拆除、全部改為 干法脫硫 ;對高爐和轉爐工序的 濕法除塵器 改為 干法布袋或電除塵器 。在改造中,南鋼取得了諸多技術創新和突破,推動了鋼鐵環保領域的技術進步。在焦爐煙氣治理上,首創 小蘇打 脫硫工藝;在焦爐煤氣脫硫裝置上,大膽采用DDS生物脫硫技術;行業內首家建成焦爐煤氣脫硫廢液制酸工程;在富余煤氣發電機組的煙氣治理上,首家成功采用 BSNCR 生物質脫硝技術。這些先進的環保示范項目被許多鋼廠借鑒和采納,為鋼鐵行業污染治理事業作出了南鋼的貢獻。南鋼采用先進的環保技術、高質量進行超低排放改造的做法,獲得了生態環境部大氣司專家的高度認可。 在無組織超低排放改造方面。南鋼建成四座全封閉智慧機械化料棚,可存儲100多萬噸鐵礦粉。料棚內配有先進的智能化裝卸設備和智能噴霧抑塵裝置,可實現無人化和清潔化操作。生產所需的鐵礦從水路運輸到碼頭,經過皮帶通廊運送到下道工序,實現原料運輸全過程、全封閉。建設 煤筒倉 和 焦炭倉 ,可存儲煤、焦近40萬噸。生產所需的煤、焦經由鐵路到達后,通過全封閉的皮帶直接進倉,消除了煤炭和焦炭露天堆放的揚塵問題。對煉鐵高爐的出鐵場進行全封閉改造,增設除塵裝置,出鐵溝蓋板嚴絲合縫,出鐵廠房內一塵不染,實現了 出鐵不見鐵 的目標。對焦化工序化產區域產生的尾氣進行收集,經過酸洗、堿洗、油洗等預處理后,再進入 RTO爐 焚燒,徹底消滅了化產區域的異味問題。為徹底解決燒結工序環冷機的揚塵問題,南鋼采用最新的上下水密封技術,對燒結機全部進行了改造。不僅消除了粉塵外溢,還提高了蒸汽回收和余熱發電量,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在清潔物流方面。南鋼利用臨江碼頭優勢和鐵路運輸優勢,鐵路和水路的清潔物流比例超過80%。建設了長度達2.3公里的管式皮帶,將高爐水渣密閉輸送至超細粉加工廠。并將 國五 排放的物流車輛全部更換為 國六 標準,還同步引進電動重卡,自主開發電動機車,用于廠內物資運輸。 數字賦能 讓環保監管更智慧 隨著大量的環保投入,如何動態掌握數量眾多的環保設施,解決好 有沒有、用沒用、好不好 的管理問題,南鋼給出了智慧化解決方案。 在南鋼智慧運營中心,有一套搭載多個智慧預測模塊的 智慧環保管控平臺 ,這是全公司環保管理的中樞,掌控著全廠的環保設施運行和污染物排放數據。整個廠區安裝了75套CEMS煙氣在線監測裝置,318套TSP及42套VDM,全面監測每一臺設備的顆粒物排放數據;有12套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監測儀器,24小時監測著焦化工序的VOC排放。為了對八平方公里的廠區進行網格化的空氣質量監控,一共安裝了50套 空氣微站 ,廠區每一處的空氣質量都可以隨時掌控。通過這套智慧環保監控系統,實現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環保管理,有組織、無組織、清潔物流、固廢管理等一覽無遺。同時實現了 一屏看全域,一鍵知指標,一網管環保 的實時精準管控,保障了環保設施的 健康 運行,全面提升了環保設施動態管理和達標預警管理水平。 工廠花園扮靚十里鋼城 長江之濱崛起 綠色明珠 廠區內天藍水清,繁花綻放,姹紫嫣紅。在江邊生態濕地園,草木繁茂、蘆葦浩蕩、水波瀲滟,吸引了20余種候鳥棲息于此。江面上汽笛聲聲,江風習習,南鋼這座鋼城恰似屹立于長江之濱的 綠色明珠 。 南鋼按照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的標準,對廠區環境景觀進行全面規劃。累計投入8.6億元對廠區環境景觀進行提檔升級。陸續實施了迎賓景觀大道、沿江三公里岸線、生態濕地園、工業旅游景點、廠前智慧廣場、煉鐵區域公園等景觀提升工程。持續對廠區進行綠化、美化、凈化、亮化改造。對廠區主干道、廠房外立面、管廊支架、高爐、煙囪、皮帶通廊、煤氣柜等設施進行了美化出新,一大批生態綠化工程相繼實施,綠化建設成果斐然。新增及改造綠地面積153.06萬平方米,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色彩豐富、層次分明的景觀效果,實現了綠色蝶變。同時還打造了南京鋼鐵博物館、霸王山紀念館、鳳凰廣場、九龍湖等二十個工業旅游景點。開拓紅色旅游、智慧旅游、鋼鐵工藝游等多條主題參觀游線,南鋼榮獲 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和 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 。 當前,南鋼確立了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按照源頭減碳、過程降碳和末端固碳的總體思路推進 碳十條 行動綱要和六條技術路線,在加快推進減排降碳工作的同時,盡最大努力推動全社會協同降碳。面向未來,南鋼將繼續秉持 創建國際一流受尊重的企業智慧生命體 的企業愿景,以 綠色、智慧、人文、高科技 為高質量發展新特征,以 全力構建全流程、全業務覆蓋的低碳生態,做全球綠色鋼鐵的先行者 為低碳發展愿景,建設綠色智慧、產城融合的發展典范和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園,成為鋼鐵行業轉型發展的引領者、世界級智能化工業脊梁,為建設 強富美高 新江蘇、 典范城市 新南京貢獻更大力量,為增進全人類共同福祉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近日,南鋼中標國內首艘科學考察+文物考古船項目訂單。該船將成為我國多體系融合、多學科交叉、協同行動創新的開放共享型海上平臺,對加強我國在全球深海深淵,包括兩極海域的實質性存在和載人/無人深潛作業,提升我國深??脊抛鳂I能力,實現全球深海的全域進入具有重要意義。 該船具備無限制水域航行、載人深潛、深海探測、綜合作業支持、重型安全載荷等標志性功能,可為深遠海地質、環境和生命科學相關前沿問題研究提供所需的樣品和環境數據,為深??脊盘峁┫嚓P學科指導與水下作業支撐,同時支持深海核心技術裝備的海上試驗與應用。 該船重點突破了極區船舶總體設計技術、智能控制技術、低溫精確補償技術、極區冰載與重載結構集成設計等多項關鍵技術的壟斷瓶頸。它的建造對鋼板重量、鋼板尺寸、厚度公差、板形質量、交貨周期等都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南鋼板材團隊在第一時間獲取該項目信息及技術要求后,及時組織產、銷、研各部門協同攻關,組織會議深入探討技術難點,尤其是對鋼板厚度公差進行了專題研究,解決了客戶對板厚0-0.2mm公差帶的難題,獲得了用戶的極大認可。 南鋼中標該項目,為科學考察+文物考古船建造的國產化、提升產品國際競爭力做出了重要貢獻,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提升了南鋼品牌競爭力,推動我國造船業進入了新時代。
近日,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欄目用時20分鐘播出《 國船 助力, 國車 出?!?,聚焦中國制造大型汽車運輸船實現 從追趕到并跑 的歷史性跨越。南鋼在中國建造大型汽車運輸船的進程中供應了絕大多數的薄規格船板。 汽車滾裝船就像海上大型停車樓,長期以來,訂單基本都掌握在日本、韓國的造船廠手中,國內沒有一家船廠能夠建造大型的汽車滾裝船。2021年以來,中國的造船企業搶抓市場機遇,破解大型汽車滾裝船關鍵技術,實現了零的突破。在去年全球74艘汽車運輸船訂單中,中國承接了88.4%的噸位。 短短兩年時間,南鋼在大型汽車運輸船的鋼板訂單也交出了不俗答卷:中國船舶江南船廠,接單超過10萬噸,供鋼占到造船所需船板的95%用量;中國船舶廣船國際,供應8艘整船訂單;金陵威海船廠共接10艘整船訂單,實現100%接單。 央視報道表示,中國汽車運輸船的制造實現了從追趕到并跑,不僅是對企業精細化管理的檢驗,也考驗著企業科技水平和綜合實力,更是中國制造產業鏈能力的整體提升,這種能力的提升是中國制造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盛夏時分,位于南京江北新區的南鋼園區內,一群群的鳥兒不時掠過,愜意地在周遭的樹枝上覓食嬉戲; 幸福路 旁的綠地廣場上,三條升騰而起的彩色曲線造型主題雕塑矗立在大樓前,市民徜徉其中,不時拿起手機拍照打卡,儼然將這里當成了城市 后花園 ;行走在寬闊的道路上,廠房掩映在綠樹叢林中,目之所及皆是碧翠的綠意, 三步一景、五步一畫 的場景隨處可見,一幅生產、生活、生態交相輝映的畫卷鋪展開來......這里既是工廠,也是國家3A級旅游景區, 硬核工業 與 詩和遠方 ,在這里相得益彰。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我國主題為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南鋼積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樹牢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理念,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政治責任,堅定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當好生態文明建設 優等生 和 兩山 轉化的 先行者 ,走出了一條具有南鋼特色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實踐道路。 生態優先 花園工廠 綠意濃 在南鋼園區內,近40000平方米的九龍湖煙波浩渺;沿湖一側,岸邊綠草如茵,水鳥滑行而過,時有游魚躍出水面。南鋼 同心園 里,三只建園時便落戶于此的藍孔雀閑適地或踱步、或 冥想 ,旁邊的幾只小孔雀正在低頭覓食。藍孔雀對環境變化極其敏感,粉塵、異味情形下生存困難?,F在,它們不僅在南鋼廠區生活得很好,還孵化出了 鋼二代 。 十三五 以來,南鋼投入超120億元用于環境提升和綠色發展。實施環保治理和節能改造項目100余項,達到超低排放標準,實現了 礦進棚、料進倉 ,做到了 用礦不見礦 用煤不見煤 運料不見料 出鐵不見鐵 綠葉不見塵 ,構建了全流程、全業務覆蓋的低碳生態,做全球綠色鋼鐵的先行者。 南鋼作為生產高技術含量、高質量要求的特殊鋼產品為主的行業標桿企業,在加大環保投入的同時,十分重視環保項目的工程質量。在環保改造中取得了多項技術創新和突破,環境治理成果獲得了國家生態環境部大氣司的認可。 有組織超低排放方面,南鋼采用最先進的 三干技術 : 干法除塵 干法脫硫 干熄焦 ,徹底消除濕法工藝產生的 白色煙羽 對環境的影響。南鋼在考察歐洲鋼廠后將煉鐵和煉鋼工序的 煤氣濕法除塵器 全部改為 干法除塵器 。將燒結機、球團原有的 濕法脫硫 全部改為干法脫硫裝置,對環境更加友好。 無組織超低排放改造方面,南鋼投資12億元,將鐵礦石、鐵礦粉堆場進行全封閉改造,建成了總面積達9萬平方米的三個原料大棚,可以儲存80萬噸鐵礦。既可以減少大風天氣的揚塵,又可以減少物料的損耗。同時,還實現了原料場的智慧化、無人操作。投資3.9億元建設了20個 煤筒倉 ,可以儲存煤炭20萬噸,替代原有的防塵網儲煤場。投資4.5億元新建焦炭倉,可以儲存焦炭12萬噸。項目投用后完全解決了煤堆場和焦炭堆場無組織排放問題。對未封閉廠房、散料堆場、皮帶通廊進行封閉改造。對所有散狀物料堆放區域進行全封閉改造。 構建智慧環保監控平臺。各生產線安裝了CEMS、TSP、TVOC、VDM、空氣微站、視頻等監控設備,可以采集生產現場環保信號2097個,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開展環保24小時全方位動態監控,實現了一屏看全廠、一鍵知指標、一網管環保。從有組織排放、到無組織排放全流程進行環保預警管控。 作為國家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單位,南鋼堅持推進數字化、綠色化技術創新、協同發展,率先應用亞臨界發電技術于鋼廠煤氣發電機組。先后獲評工信部 綠色工廠 能效領跑者 綠色設計產品 ,中鋼協 清潔生產環境友好型企業 ,江蘇省綠色發展領軍企業,連續上榜 綠色發展標桿企業 ,榮獲 最美綠色鋼城 稱號。 雙主業 賦能 碳 索綠色未來 2023年5月25日,裝機容量41MW/123MWh的儲能項目在南鋼開工建設。這是國內目前已開工的客戶側儲能項目中單體容量最大的,也是全國采用先進組串式儲能系統的最大工商業儲能項目,標志著南鋼在低碳制造領域的再一次突破和提升。 雙碳 是系統性長期工程。近年來,南鋼加快產業向綠色低碳和數字智慧方向的主動轉型,努力構建 鋼鐵+新產業 雙主業相互賦能的生態系統;突出 綠色、智慧、人文、高科技 的高質量發展新特征,聚焦主賽道、布局新賽道,向著世界頭部企業的高科技產業集團目標加速邁進。 南鋼堅持綠色低碳和 雙主業 發展兩大主題,打造創新驅動、數智化轉型、新產業裂變3條高乘長曲線,嫁接全球資源,高標準建成 1+N 產業生態。南鋼新產業投資集團的能源環保等綠色產業不斷發展壯大,逐步成為支柱產業,在管資產超百億元,參控股企業5家,重點涵蓋水廢、固廢、氣廢處理業務,已具備區域環境治理綜合解決方案的能力。 推進 雙碳 領域布局。內部結合鋼鐵主業碳排放對能源結構調整需求,關注氫冶金、低碳冶金、濕熱回收等降低鋼鐵碳消耗的技術,外部重點推進光伏、風能類資產以及氫能、新能源電池、儲能和碳捕捉等技術的投資機會。 成立產業發展研究院,統籌南鋼各業務單元專業研究力量,以此為內核向外鏈接行業高校、智庫、商協會、專家團隊等智庫資源。建立健全低碳發展體制機制,在國家 雙碳 政策的指引下,重點開展低碳清潔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實現企業碳資產的全方位管理,加速推進 雙碳 發展,以保障碳減排工作的順利實施。 此外,南鋼積極對接全球優勢創新資源。以南鋼英國研究院、日本研究院為基點,積極探索與國際知名碳中和產業鏈相關企業、研發機構等開展跨國合作,吸取國外的減碳經驗,充分發揮多方協同管理、政產學研用金充分結合等優勢,聯合開展關鍵突破性低碳技術的研究,建設聯合試點示范工程,提高自身減碳能力和水平。 南鋼 基于綠色低碳發展的智慧能源體系建設 獲得第二十屆冶金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作為唯一鋼企入選江蘇省首批 雙碳 科創專項。2022年,南鋼上榜江蘇省綠色發展領軍企業,入選江蘇省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典型案例。 綠色 智 造 賦能行業產業轉型升級 綠色制造、環境友好。企業在城市能夠實現發展,才是存在的意義。在此方面, 南鋼探索出了一條從綠色制造向綠色 智 造的轉型升級之路。 南鋼以 創建國際一流受尊重的企業智慧生命體 為企業愿景,建成了流程最完整、技術最先進的智慧運營中心。該中心整個鐵、鋼、材生產采用數字孿生技術,可以實現線上實時管控。操作工人和工程師可以通過遠程操控生產線和遠程設備運維,不僅安全省心,還極大提升了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使鋼鐵行業由勞動密集型變為科技密集型。 智慧運營中心的建成是南鋼 智改數轉 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南鋼推進 一切業務數字化、一切數字業務化 ,在數字技術諸多領域榮獲國家及省級榮譽70余項,成為國家級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區塊鏈+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在工信部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中入選全國首批 數字領航 企業。 南鋼利用智慧能源管理系統,開發了碳排放監控畫面,實現了對碳排放總量、碳排放強度、碳減排等板塊重要數據的實時監控,充分發揮能源數字化的積極作用。 在賦能產業鏈的同時構建自身生態圈資源。南鋼重點培育了金恒科技、鋼寶股份、鑫智鏈、鑫洋供應鏈等具有 獨角獸 屬性的高科技產業平臺。目前,南鋼已吸納14000多家企業客戶,賦能鋼鐵、礦山、環保、有色、食品等22個行業,引領相關行業數字化水平高質量提升。 和諧共生 實現產業與城市的 雙向奔赴 產業是城市發展的基礎,城市是產業發展的載體。作為江蘇鋼鐵工業的搖籃、南京制造業的標桿,南鋼積極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從環境融合、產業融合、能源融合、文化融合等方面協同發展,打造出 多位一體 的產城融合發展新格局,成為傳統重工業向綠色化、現代化、科技化轉型的代表,向綠色工廠、智慧工廠、美麗工廠、幸福工廠轉型的代表,南鋼努力成為 產城融合發展新典范 。 構建區域資源共享新體系。南鋼積極與南化公司對接,消化南化富余氧氣,實現區域節能降碳,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5萬噸。每年回用華能電廠冷卻退水1000萬噸以上,減少電廠退水對長江的熱污染,成為區域循環經濟的典范。利用自身的余熱資源向周邊學校、賓館等提供熱水資源,實現區域內能源綜合利用。引入華潤空壓氣,形成了華潤+軍民融合+自產氣最優組合供應模式,創新能源保供模式實現了區域能源供應高效協同,年使用量約6.4億立方米。 推動社區環境提檔升級。南鋼是江蘇省級特色小鎮——工業文明小鎮的創建單位之一,其發展定位是打造以工業文化為內核、以工業遺產為內容的 工業旅游+ 主題文旅小鎮,為進一步助推工業文明小鎮創建發展,結合國家級鋼鐵企業旅游景區創建需求,傾力打造南鋼幸福街區。對廠前區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升級,改建了智慧廣場、智慧運營中心、南鋼影劇院、南鋼食韻、綜合樓等原有建筑,助力改善南鋼職工及周邊居民的生活休閑環境,有力推動了大廠工業文明小鎮建設的提檔升級,極大提升了南鋼廠前區的品質、品位、品牌形象。 南鋼工業文化旅游區以 自然山水為搖籃、以綠色生態為脈絡、以鋼鐵文化為核心、以科技創新為動力 ,設計了 紅色旅游、智慧旅游、鋼鐵工藝游 等六條主題參觀游覽線,先后投入超17億元打造了濱江生態濕地園、高爐下微馬跑道、南京鋼鐵博物館、南鋼黨建陳列館、霸王山紀念館等20多個具有時代特色和人文氣息的旅游景點。2022年,南鋼工業文化旅游區榮獲 全國工業旅游示范基地 國家3A級旅游景區 ,入選江蘇省黨史教育基地、 紅色地標企業 ,南京市首批 紅色旅游基地 黨史學習教育金基地 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南京市生態文明教育基地 ,是南京市發改委 中小學暑期研學 唯一指定的企業單位。南鋼工業旅游區已成為城市靚麗的工業名片,為全國鋼鐵企業的旅游發展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革命。南鋼將繼續秉持 創建國際一流受尊重的企業智慧生命體 的企業愿景,立志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高科技產業集團和世界頭部企業,以及綠色智慧、產城融合的發展典范和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園,成為鋼鐵行業轉型發展的引領者、世界級智能化工業脊梁,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大力量。
文章來源于:中國上市公司協會 【編者按】為引導支持上市公司ESG相關工作,推動上市公司質量提高,協會于2022年11月成立ESG專業委員會。委員會匯聚了上市公司ESG最佳實踐者以及資深專家,通過搭建平臺,整合資源,形成推動ESG工作發展的合力?,F匯編整理ESG委員會委員及相關單位優秀研究成果和實踐案例,供各方參考。 做全球綠色鋼鐵的先行者 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南鋼股份 或 公司 )是行業領先的高效率、全流程鋼鐵聯合企業,構建以鋼鐵新材料為核心的相互賦能、復合成長的產業鏈生態圈,聚焦產業發展和價值增長。2000年,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積極響應國家 十四五 高質量發展規劃要求,秉承 創建國際一流受尊重的企業智慧生命體 的企業愿景,聚焦 綠色、智慧、人文、高科技 四大發展特征,瞄準制造業升級、進口替代機會,把握工業互聯網發展浪潮,掌握智能制造核心技術,將公司打造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先進材料智造商。 一、ESG實踐 南鋼股份致力于 做全球綠色鋼鐵的先行者 。聚焦 創新發展與卓越運營、共享發展與員工成長、綠色發展與產城一體、共贏發展與相關方滿意、和諧關系與社會責任 五大可持續發展層面,為員工謀幸福、為顧客謀發展、為股東增回報、為社會擔責任、為相關方創共贏。 隨著 十四五 戰略的推進,南鋼股份在公司管理中融入可持續發展理念,確立了以 產業智慧化,智慧產業化 為方向,踐行 數據治理+工業互聯網平臺 雙輪驅動的全新戰略;將 綠色發展與產城一體 作為公司五大可持續發展層面之一,保持了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戰略定力,努力構建 雙主業 相互賦能的產業鏈生態圈。 (一)高質量發展,數智賦能大國重器 公司積極響應國家 十四五 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以 產業智慧化,智慧產業化 為目標,構建柔性化鋼鐵數字系統與生態。 建立多維度管理機制。公司成立了數字應用研究院,包含數字化變革、項目管理、數據服務管理、數字技術與應用四大職能,致力于實現組織與流程、產品與服務、制造與運營、人才與文化等多領域、全面數字化轉型。通過完善組織架構、構建矩陣式數據治理組織網絡體系等多維舉措,公司循序漸進促進企業數智化變革與轉型。 率先全面化數據治理。 公司在行業率先啟動全面數據治理工作,數據治理組織體系扎實落地。2022年度,公司通過GB/T 36073-2018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Data management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 DMCMM)穩健級(三級)認證。 培養核心技術人才。 公司持續優化智能化、數字化人才培養體系,開展了項目管理專業人士資格認證(PMP)培訓及考試,以提升相關人員的管理能力。公司共計55人通過了DAMA數據治理認證 ,相關線上課程播放量超10萬。 打造科技化數智成果。 公司持續推進各項數字創新成果落地,圍繞基礎設施、數據體系、數據智能、數字工人等方面數字化創新技術及應用30余項;率先打造專業加工高等級耐磨鋼配件的 5G+工業互聯網 智能工廠;依托5G+無人機巡查、云計算、AR/MR等技術,建設 數字工人 模式,生產操作更精準,業務運營更高效,用戶體驗新提升;打造 智造+經營+生態 的集群式智慧一體化中心,智慧運營中心、鐵區一體化智慧中心、智慧采購一體化平臺等系統投用。公司在工業智能終端、工業物聯網、工業AI和工業數字系統全棧式服務方面,形成7大類、數百個工業特色解決方案,服務于鋼鐵、礦山、環保等20余個行業。 在社會認可方面,公司入選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第四批服務型制造示范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 工業大數據分析與集成應用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 2022年度工作組成員單位 、全國兩化融合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2022 年度兩化融合標準應用先進單位名單 。公司10余個項目榮獲/入選國家級、省級榮譽,其中, 全要素全價值鏈的鋼鐵智造運營生態構建 、 鋼鐵深加工產品個性化定制工業軟件解決方案 分別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的 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 ( 數字領航 企業方向)、 2022年工業互聯網APP優秀解決方案 ; 基于數字孿生的一體化智慧運營管理的創新經驗 入選江蘇省工信廳 2022 年江蘇省質量標桿 。 (二)錨定 雙碳 ,鑄就鋼鐵低碳可持續生態未來 南鋼股份堅定保持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戰略定力。公司形成綠色技術與綠色產品兩大體系,與 碳十條 路徑相輔相成,構成了公司 雙碳 工作的頂層發展框架。 公司已通過ISO 14001:2015環境管理體系認證、ISO 50001:2018 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及RB/T 103-2013能源管理體系鋼鐵企業認證。公司順利通過2022年度中國鋼鐵行業清潔生產環境友好企業復評,并獲得鋼鐵行業 2022年綠色發展標桿企業 和江蘇省 2022年度綠色發展領軍企業 等榮譽。 實施綠色低碳戰略。 公司全面梳理了鋼鐵行業應對氣候變化的技術清單,按照源頭減碳、過程降碳和末端固碳的總體思路,實施 碳十條 行動綱要和六條技術路線。 碳十條 包括 提升能效,減少消耗;加大綠色能源建設;提升物流綠色化水平;布局廢鋼資源,實現結構減碳;加大高性能材料研發;拓展市場減碳途徑;開展突破性技術研究;把握綠色投資機會;整合對接全球資源;倡導全員低碳生產和生活 十個方面。六條技術路線是指 極高碳效率、鋼鐵碳捕集、用料多元化、智造賦能低碳、綠色鋼材消費、富氫低碳煉鐵 ,與 碳十條 一起形成了公司開展 雙碳 工作的具體路徑。 明確綠色發展目標。 在構建科學低碳轉型體系的基礎上,公司確立了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并制定 雙碳 三步走戰略。第一步,2021年到2030年深度降耗階段,實現總能耗持平、能耗強度下降和新能源布局;第二步,2031年到2035年電氣化階段,逐步實現長流程改短流程、新能源占比達到30%以上;第三步,2036年到2050年深度脫碳及 碳中和 階段,實現新技術成熟循環應用,新能源全面普及。 完善低碳轉型治理架構。2021年,公司成立綠色低碳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統籌鋼鐵及相關產業低碳政策的研究、綠色低碳技術的研發、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等工作。2022年,公司產業發展研究院進一步聚焦低碳新技術、 雙碳 產業投資、碳交易等領域,開展規劃及布局,建立起完善的 雙碳 工作推進體系。 創新綠色低碳產品。 綠色低碳產品是公司重要研發與推廣方向。一是研發與推廣新能源用鋼,超低溫用鎳系鋼國內市場占有率持續領跑;二是提升特鋼性能減少消耗,研發推廣新型超高強高韌性海洋工程裝備用鋼板;三是工藝技術革新節材降耗;四是牽頭參與《規定低溫性能的低合金鋼》《1000MPa級高強度水電用鋼板》《氫氣輸送管線用寬厚鋼板》等國家/行業標準的制定。 為響應國家 雙碳 目標,推動低碳綠色高質量發展,公司持續發力船舶海洋工程、新能源等重點工程領域,研發的多款產品對于節能減排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率先開展690MPa級高壓儲氫用鋼研制,旨在提高我國先進能源裝備制造業技術水平;TMCP態14交貨的420~460級別超高強海工鋼產品實現了免調質熱處理、短流程的生產交付,顯著降低了能源消耗及溫室氣體排放;開發的止裂鋼板有效降低了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和能效營運指數EEOI,帶來了長期運營經濟效益和能源的消耗減少;生產的船用碳錳低溫鋼板被視為用于液氨運輸船、雙燃料罐的首選材料,對推動船舶業綠色發展、實現零排放具有重要意義。 二、ESG信息披露 (一)ESG先行者 2008年,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關于加強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承擔工作暨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引>的通知》,公司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與監管要求,于2008年首次披露《社會責任報告書》,至今已連續披露14年。2016年起,公司在定期報告中詳細披露污染物排放情況數據,2019年起從ESG的理念角度披露社會責任報告,向社會展示了公司在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方面的成果。2021年,公司主動參照全球可持續發展標準委員會發布的GRI標準以及境內監管最新規則,披露首份《可持續發展報告》。 (二)積極主動ESG溝通 南鋼股份以信息披露為核心合規管理體系,基于投資者訴求,主動披露價值信息,在確保信息披露守法合規同時,通過公司官網、 上證e互動 、投資者熱線、路演與反路演等多渠道和投資者溝通公司生產經營和可持續發展情況。全新打造的南鋼股份官網秉承 以客戶為本、為投資者服務 的理念,從 用戶視角 出發,設立投資者關系、可持續發展等板塊,讓投資者深入了解公司生產經營以及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相關內容。 (三)ESG績效突出 南鋼股份在ESG方面的表現得到了專業評級機構的多方面認可:順利通過SA8000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認證,成為大中華地區行業首家通過SA8000國際標準體系認證企業;富時羅素(FTSE)給予公司ESG評分2.2分,位列中國鋼鐵企業前3;入選 2022福布斯中國可持續發展工業企業TOP50 ;Wind給予公司ESG AA 級評級,位列中國鋼鐵企業第1名,公司也是鋼鐵行業唯一獲Wind 2022年度ESG A股最佳實踐獎 等三項年度大獎的企業;被恒生指數納入 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 。
來源:央視新聞直播截圖 6月6日,由南鋼獨家供應豪華郵輪用鋼板、船用型鋼的首艘國產大型郵輪 愛達 魔都號 在中國船舶集團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正式出塢。該郵輪將全面開啟碼頭系泊試驗、出海試航和命名交付的決戰周期。中國造船業將迎來摘取造船業 皇冠上最后一顆明珠 ,填補國產大型郵輪空白,實現在大型郵輪建造領域零的突破這一歷史性時刻,這對我國建設海洋強國、制造強國、科技強國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大型豪華郵輪技術含量高、設計和建造難度極大,體現了一個國家的裝備建造能力和綜合科技水平,與航空母艦、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并稱為世界造船業三顆 皇冠明珠 ,代表著當今全球船舶工業的 至尊水平 。許多中國造船人心中都有一個關于大郵輪的夢想,許多中國的消費者也期待有朝一日可以乘上國產大郵輪揚帆出海。 大型豪華郵輪被稱為 海上巨無霸 ,豪華酒店、影院劇場、水上樂園一應俱全,是一座 流動的城市 ,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作為目前全球最復雜的單體機電結合體, 愛達 魔都號 郵輪有24層樓高,可容納6500余人,零部件數量多達2500萬個,相當于國產大飛機C919的5倍,復興號高鐵列車的13倍。它是中國高端制造正在奮力 走出去 進程中的一張 國家名片 。 大型豪華郵輪的船體重心位置相對較高,為保證郵輪的航行安全、船體運營安全、建造進度和舒適美觀度等,對鋼板重量、整板不平度、焊接變形、鋼板尺寸、厚度公差、板形質量和焊接效率等都提出了苛刻的要求。 愛達 魔都號 郵輪用的鋼板80%以上是厚度4—8毫米的薄規格鋼板。南鋼板材事業部通過裝備升級和工藝技術攻關,實現了4毫米厚鋼板的厚度公差精準控制,解決了寬薄板板形和厚度控制的世界性難題,突破了中厚板生產的極限規格,為產品的穩定生產和供貨奠定了基礎。 大型豪華郵輪所需球扁鋼對焊接要求極高,宿遷南鋼金鑫軋鋼有限公司為客戶提供個性化一站式解決方案,解決批量小、定尺長、尺寸精等難題,做到專業化、差異化、定向化服務,滿足客戶現場激光焊、非激光焊的特殊技術要求。南鋼金鑫實現 愛達•魔都號 郵輪船用球扁鋼100%獨家供應,為國家自行建造大型豪華郵輪作出了極大貢獻。 南鋼產品的成功研發并供貨國內首艘豪華郵輪項目,為大型郵輪建造的國產化、提升產品國際競爭力做出了重要貢獻,打破了長期以來國外在郵輪用鋼寬薄板產品規格、加工制造等環節的技術壁壘,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該產品從0到1的突破,提升了南鋼品牌競爭力,推動我國造船業進入了新時代。
一、5Ni鋼簡介及應用領域 5Ni鋼主要產品牌號為X12Ni5、5Ni、07Ni5DR、5%Ni、KL5N43、5.0Ni、NV 5Ni,生產厚度規格為5~60m,寬度規格為1500~4500mm。液化石油氣(LPG)與液化乙烷(LEC)和液化乙烯(LEG)分別是重要的清潔能源和化工原料,我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LPG、LEC和LEG用戶之一。LPG、LEC和LEG超低溫性要求其結構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低溫性能,其儲運用設施的關鍵建造材料為5Ni鋼,目前國內對5Ni鋼的需求主要依賴進口,從國外進口不僅價格非常昂貴而且交貨周期非常長,對我國的能源領域與化工領域的安全保障極為不利。5Ni鋼生產關鍵技術目前被日、歐少數企業壟斷,國內也無相對應牌號的材料。因此5Ni鋼的開發和應用無論對企業的發展還是對推動冶金行業技術進步、促進能源和化工行業的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 5Ni鋼建造的大型乙烷船B型倉照片 二、關鍵技術及水平 創新點1:低碳低磷低硫的高純凈度高效冶煉關鍵控制技術:可以實現在LF精煉爐深脫硫的冶煉過程增碳含量穩定控制在0.015%以內;熔煉成分可達到C≤0.06%,P<50ppm,S<18ppm,同時提高生產效率,冶煉周期由50~60min縮短至40~45min,為5Ni鋼優良的低溫韌性奠定了基礎。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件(ZL201711423645.6)。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創新點2:窄公差厚度控制技術:根據產品厚度需求細化坯料長度和軋件長度;根據軋制過程板坯溫差,分區調整加熱功率、嚴格控制加熱時間、調整軋制速度偏差精準化控制軋制速度;實現±0.2mm窄5Ni鋼產品的穩定生產。獲得授權發明專利2件(ZL201210180471.6,ZL202010146267.7);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創新點3:整套5Ni鋼生產工藝技術:國內率先開發出5Ni鋼專用的 成分設計-低溫加熱-控制軋制-離線淬火-回火 的工藝技術,生產鋼板組織均勻細小,晶粒度可以達到8級,鋼板屈服強度≥450MPa,抗拉強度≥570MPa,延伸率≥21%,標準試樣-120℃低溫均值≥160J,綜合性能優異。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創新點4:性能指標個性化需求生產技術:通過優化合金成分體系、優化軋制過程、強化熱處理等,實現了窄屈服強度為450~610MPa產品的穩定化生產,滿足了用戶獨特需求的產品供應。同時可滿足-110℃CTOD和NDT等個性化技術要求。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三、實物質量 南鋼生產的5Ni鋼與國外相近規格5Ni鋼拉伸和低溫沖擊性能對比:南鋼5Ni鋼屈服強度范圍為557MPa~615MPa、抗拉強度范圍為602MPa~676MPa、斷后伸長率范圍為24%~26.5%、低溫沖擊吸收能量范圍為231J~296J;奧鋼聯5Ni鋼屈服強度范圍為532MPa~672MPa、抗拉強度范圍為622MPa~699MPa、斷后伸長率范圍為22.3%~25.3%、低溫沖擊吸收能量范圍為158J~233J;蒂森克虜伯5Ni鋼屈服強度為512MPa~584MPa、抗拉強度為600MPa~639MPa、斷后伸長率為21%~25%、低溫沖擊吸收能量范圍為201J~235J。 各項技術指標的對比證明,南鋼5Ni鋼達到了國外同類鋼板的實物水平。 四、研發和市場開拓進程 1、2012年5月初公司立項,南鋼成立5Ni鋼研發團隊,與東北大學合作研發5Ni鋼,6月初成功冶煉并連鑄第一爐5Ni鋼,6月底成功研制5~50mm5Ni鋼; 2、2013年初完成ABS、BV、CCS、DNV、GL和LR六國船級社認證工作并獲得證書; 3、2013年9月,完成容標委技術評審,在-120℃~100℃范圍內可以用于建造低溫壓力容器和儲罐; 4、2014年獲得4條大型VLEC(液化乙烯)船訂單,實現了規?;€定供貨,打破了國外的壟斷地位,填補了國內的空白; 5、2015年2月,完成蘇省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新產品鑒定,鑒定意見是 實物質量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南鋼與國際先進鋼廠生產的5Ni鋼性能對比 6、2016年完成產品規格升級,通過7國船級社認證(至2022年已擴到8個),最大研發厚度達到60mm,最大寬度拓展到4500mm; 7、2019年與江南船廠開展合作,開發出窄公差帶鋼板生產工藝,為大型B型VLEC船罐建造奠定基礎;并陸續為江南船廠全球最大VLEC船液貨倉提供5Ni鋼材料; 8、2020年完成江蘇精品認證,獲得 江蘇精品 證書; 9、2020年南鋼獲得江南船廠的 五星優秀合作單位 10、2020和2021連續兩年獲得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 金牌供應商 的稱號; 11、2022年5月,南鋼獨家供貨5Ni鋼建造的99000m3的世界最大乙烷船成功交付。 五、生產規格與加工能力 南鋼5Ni鋼產品規格如下: 5~6mm:最大寬度為3000mm; >6mm~<10mm:最大寬度3200mm; 10~60mm:1500~4500mm。 產能:年產5萬噸。 供貨周期:2~3個月。 厚度公差:可滿足EN10029、GB/T 709、客戶個性化定制等要求,極限厚度公差范圍可以控制到±0.20mm; 平直度:≤6mm/m; 探傷:可滿足EN10160,NB/T47013等國際上主要標準要求; 剩磁:≤30Gas 六、南鋼5Ni鋼市場供貨業績 南鋼生產的5Ni鋼被用于建造、世界最大液化乙烷船(VLEC)、液化乙烯船(LEG)、液化石油氣(LPG),船的設計溫度低至-104℃。已經獲得訂單超過6.2萬噸。 5Ni鋼主要供貨業績表 建造的VLEC船 建造的乙烯儲罐C型罐 建造的乙烯儲運船 七、5Ni鋼的360°服務和用戶評價 除了注重產品實物質量,南鋼還關注為用戶提供基于產品的增值服務和全面的解決方案。 1、針對5Ni鋼表面質量,南鋼開發了鋼坯修磨、噴涂、低溫加熱等專用工藝。 2、針對5Ni鋼的焊接、冷彎、切割等加工和應用技術由專設的用戶技術研究所提供相關技術支持,為客戶提供專業的技術指導,并能夠針對客戶遇到的技術問題,提供適合的解決方案。 3、在5Ni鋼交付過程中,南鋼開啟了定制配送,且提供現場輔導用戶卸貨、運送以及對鋼板剩磁控制等細致入微的服務。 江南船廠五星優秀合作單位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2020和2021年度 金牌供應商 用戶使用報告 4、南鋼5Ni鋼開發團隊,研制的產品性能均符合使用要求,且滿足了客戶窄屈服強度、窄厚度公差、-110℃溫度下CTOD和NDT試驗等個性化需求。 5、2021年,南鋼獲得江南船廠的 五星優秀合作單位 和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 金牌供應商 的稱號。 截止目前,南鋼5Ni鋼已累計應用近3萬噸,獲得江南船廠五星優秀合作單位和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 金牌供應商 等稱號,得到用戶的一致好評。 八、南鋼5Ni總體優勢及差距 1、總體優勢 產品規格全覆蓋:產品規格齊全,可實現行業需求規格的全覆蓋,厚度可以從薄到厚(5~60mm),寬度可以從窄到寬(1500~4500mm)的鋼板。 實物質量: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得到了客戶和專業人士的高度肯定和好評。 供貨周期短:與奧地利和德國等鋼廠6個月以上相比顯著縮短。 預制加工:提供鋼板涂漆、打坡口、成型等預制加工,月加工能力5000噸。 研發實力:有專業的5Ni鋼研發團隊和焊接實驗室,可以提供全生命周期內的技術服務; 業績突出:南鋼目前是5Ni鋼的主要生產企業,有著豐富的生產和供貨經驗,連續三年國內市場占有率100%。 售后服務:售后安排專業服務經理,與客戶交流使用情況,了解客戶使用滿意度,高效溝通,快速解決問題。 2、存在差距 國內低溫鋼的研發起步較晚,產品在國際上品牌效應較弱。 九、南鋼5Ni鋼未來總體目標 南鋼將發揮其創新優勢,優化工藝,極致降本,獲得高質量低成本的快速生產技術;積極打造5Ni鋼品牌知名度,繼續拓展5Ni鋼的應用領域,提高市場占有率,力爭進入國際市場,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 1、基礎技術研究 南鋼5Ni鋼經過多年發展,在LEG和VLEC等船的液貨系統得到應用,國內業績領先;但5Ni鋼疲勞裂紋擴展速率和斷裂韌性等基礎數據國際上都還無文獻報道,導致在設計一些特殊艙型和結構時無數據可參考,阻礙了5Ni鋼的進一步應用,因此急需開展5Ni板及焊接接頭低溫斷裂韌性疲勞擴展速率曲線測定及研究,為行業中5Ni鋼應用設計提供參考依據,同時開展行業標準制定。 2、市場推進目標 (1)借助品牌產品的優勢,參與相關行業會議,提高5Ni鋼在國際上的認知度。 (2)加大推廣力度,積極與設計院、業主等交流,拓展新的應用領域。 (3)借助南鋼全球商業網絡,收集工程項目應用信息,力爭在未來2年實現首單出口。 附表 申請專利情況
5月25日,裝機容量41MW/123MWh的儲能項目在南鋼開工建設。據悉,這是國內目前已開工的客戶側儲能項目中單體容量最大的,也是全國采用先進組串式儲能系統的最大工商業儲能項目,標志著南鋼在低碳制造領域的再一次突破和提升。 南京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葉榮生,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田崢嶸,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爭,國網南京供電公司總經理唐建清、副總經理王文天,長江三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苗永寶、三峽電能(上海)公司總經理趙陽,國網江蘇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管益斌,國網南京市江北新區供電公司黨委書記陳冰冰,南京市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劍,南鋼黨委書記、董事長黃一新、副總裁朱平,總承包單位、系統集成、監理單位等代表出席開工儀式。 南鋼副總裁朱平主持儀式并接受媒體采訪 在國家 碳達峰 碳中和 的能源轉型發展目標下,南鋼不斷探索 雙碳目標 的發展路徑,堅持走新型能源替代傳統能源發展之路。為了增加 動態響應 的手段和能力,南鋼通過充分的研究和規劃,決定分期建設儲能電站。本期儲能電站項目,是國網江蘇省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三峽電能與南鋼為減輕電力系統發電、供電和電力消費矛盾,響應國家的產業政策新建的儲能電站。 南鋼用戶側儲能電站項目是著眼于構建多能互補與儲能相結合的能源體系、推動企業綠色轉型發展而作出的探索實踐,是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國網南京供電公司立足用戶綠色發展需求、統籌區域電力資源、助力企業節能降碳的務實之舉,也是三峽集團服務企業綠色用能、實現業務融合共進的重要實踐。電站由三峽集團投資將近1.96億元,在南鋼建設規模41MW/123MWh電化學儲能電站。該項目采用國內先進的組串式儲能系統,以200kW/402kWh液冷系統儲能模塊為基本單元,共包含17個方陣和306臺產品,既避免了直流側并聯帶來的電力消耗損失,也避免了多電池簇并聯的拉弧風險,進一步提升系統安全和效率,將該項目打造成為國內最高標準、最高安全等級、最高系統效率的全國儲能電站標桿項目。項目建成后,全生命周期可提供電量10億千瓦時。 長江三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苗永寶 苗永寶表示,南鋼紅色底蘊濃厚、綠色理念領先、智慧工廠卓越,是中國鋼鐵的脊梁,也是強國發展的基石。三峽集團是全球最大的水電開發企業和我國領先的清潔能源集團,近年來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加快實施清潔能源與生態環保 兩翼齊飛 發展戰略,培育了智慧綜合能源等新業態、新模式,并始終以用戶為中心、以區域資源為基礎,創新實施 城市綠色綜合能源管家 碳中和套餐 等特色發展模式,致力于提升用戶用能品味、降低用能成本、強化用能保障,已成為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國內細分頭部企業最可信賴的能源伙伴。 南鋼儲能項目實施將以成熟的經驗、嚴密的組織、嚴格的標準,強化項目全過程管理,以建設管理大國重器的匠心確保項目早日建成、早出效益、精益運行,把項目打造成為全國用戶側儲能規模最大、質量最優的標桿工程,為南鋼創建國際一流受尊重的企業智慧生命體,為南京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貢獻三峽力量。 國網南京供電公司總經理 唐建清 唐建清表示,南鋼是世界鋼企技術競爭力領先企業、國家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南京市百強企業第一名。近年來,南鋼以新能源激發新動能,從智慧能源管控到光伏開發利用,從電動火車到電動重卡,南鋼和南京供電在推動能源轉型方面密切協作、同向發力,打造了一個又一個技術創新和應用試點,形成了行業發展和能源變革的示范樣板。本次建設大型用戶側新型儲能項目,將為企業能源供應、能效提升注入新智慧、提供新方案,對推動鋼鐵行業綠色轉型、帶動儲能產業發展、助推南京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具有重大的示范意義。 國網南京供電公司將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一如既往關注南鋼的用能需求,提供更優質、更高效的能源供應服務,助力項目早接入、早投運,充分發揮儲能項目作用,為助力南京經濟騰飛、推動地方產業高質量發展、率先實現 雙碳 目標,作出新的貢獻。 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吳爭 吳爭表示,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實現 雙碳 目標、推動綠色轉型,能源行業是主戰場,電網企業是主力軍。國網江蘇電力作為我省能源骨干企業,始終保持 爭先領先率先 的發展態勢,堅決扛牢電力保供首要責任,主動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爭當履行社會責任的先鋒、助力綠色發展的表率,全力滿足江蘇社會經濟發展對高質量能源服務的需求。南鋼是江蘇鋼鐵工業搖籃,在鋼鐵企業綠色智能制造、能源體系優化等方面領先發展,獲得國家級綠色工廠、行業能效領跑者等一系列殊榮。 新型儲能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技術和基礎裝備,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支撐,也是催生能源新業態的重要領域。南鋼儲能項目是在省市發改、工信部門大力支持下,由南鋼、中國長江電力和省綜合能源公司攜手打造的大型用戶側新型儲能示范。國網江蘇電力公司將以此次多方合作為契機,進一步發揮管理優勢、技術優勢和資源優勢,深挖新型儲能規?;瘧脙r值,積極推動能源綠色轉型,全力保障電力可靠供應,為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作出更多貢獻。 南鋼黨委書記、董事長 黃一新 黃一新表示,近年來,南鋼牢牢把握 清潔低碳、安全高效 現代能源體系的核心內涵,聚焦打造 美麗的都市型綠色鋼廠 目標,積極推進構建全產業鏈綠色工業體系,將綠色發展作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探尋綠色智造之路。 十三五 以來共投入120多億元用于環境提升和綠色發展,建立起了全流程、全業務覆蓋的低碳生態,勇當全球綠色鋼鐵的先行者。 儲能電站的開工是南鋼全面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新跨越。一是踐行南鋼綠色、智慧、人文、高科技的發展理念,夯實新型能源體系根基。2021年9月8日南鋼鄭重向全社會公布了 碳十條 的 雙碳 行動綱要,已成功并網的光伏發電項目正履行南鋼對綠色、低碳的承諾。此次合作建設全國客戶側最大單體容量儲能項目,將著力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實現新能源增長、消納和儲能協調發展。二是著眼項目安全、時間、質量、高效率的建設要求,打造儲能電站工程新標桿。南鋼將與相關方共同組建一支強干高效的項目管理團隊,統籌部署、科學調配、精心施工,打造精品工程、示范工程,確保項目早竣工、早投產、早達效。三是聚焦產業 雙碳 、創新、融合、新布局的宏偉目標,共同構建綠色鋼城新形象。該項目采用的是國內先進的組串式儲能系統,為探索新時代電力發展提供了借鑒,為南鋼持續走綠色發展道路奠定了堅實根基,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了南鋼新實踐。
共建 一帶一路 中國貢獻的新地標——由南鋼供鋼、中國企業按歐盟標準建造的克羅地亞佩列沙茨跨海大橋,近日榮獲第40屆國際橋梁大會古斯塔夫 林德撒爾獎,該獎項被譽為橋梁界的 諾貝爾獎 。這是佩列沙茨大橋繼獲得IABSE 杰出基礎設施 提名獎后獲得的第二項國際大獎,也是中國企業在境外建設的橋梁工程項目首次獲得國際頂級大獎。 中國企業建造的長2440米、寬22.5米的公路斜拉橋佩列沙茨大橋,使地處歐洲東南部的克羅地亞 實現了將克羅地亞南北領土連為一體的夙愿 。大橋是中克兩國建交以來中國企業在克羅地亞承建的最大基礎設施項目,也是中國、克羅地亞、歐盟開展三方市場合作的典范項目。這是南鋼參與 一帶一路 建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佩列沙茨大橋項目要求鋼板供應商須通過歐盟CE認證,所有鋼板執行歐洲標準,并須通過TUV(德國技術監督協會)檢測或其他第三方檢測單位認證,南鋼憑借自身過硬的綜合實力取得供應資格。整橋鋼板1.75萬噸,涉及多個歐標牌號,均由南鋼供貨。該批鋼板不僅技術要求高,整橋料單規格復雜,而且超長、超薄板多,板型控制難度大。南鋼銷售、生產、技術、質量、物流團隊專門成立了佩列沙茨大橋服務小組,各部門通力合作,保證了項目訂單的如期交付,獲得了業主高度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