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中心
- 首頁
- 公司新聞
文章來源《中國冶金報》
鋼鐵行業是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之一,但同樣也是高排放、高污染行業,通過推進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實施差異化管控和精細化管理,是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的有效手段。近年來,我國鋼鐵業行業減排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自2019年《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發布實施以來,南京市生態環境部門積極響應國家、省總體部署要求,不斷優化鋼企創新管理思路,全力推進全市鋼鐵企業積極實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大力削減鋼鐵行業污染排放、持續提升鋼鐵企業治理水平,助推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鋼”)是“江蘇鋼鐵工業的搖籃”,近年來,在省、市生態環境部門的助力下,公司累計投入超100億元持續高質量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噸鋼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排放量較改造前分別降低60.5%、74.3%、89.6%,有力促進了區域大氣環境質量的改善。2023年7月5日,南鋼成為南京市首家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的鋼鐵企業,作為老牌鋼鐵企業,南鋼在打造“綠色發展標桿企業”的道路上蹚出了一條新路。
有力監管 有效服務
助推企業生態“蝶變”
為加快推動全省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按期完成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交辦的整改任務。近期,省生態環境廳在張家港召開的省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現場會上強調,加快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也是鋼鐵行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各地以更加堅決的態度、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務實的作風,在確保企業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加快推進。
近年來,南京市生態環境部門全力推進超低排放改造。一方面,將超低排放改造作為“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交辦的整改任務”重點整改事項和年度重點治氣任務緊盯不放,制定市級整改推進方案,督促企業制定超低排放改造推進工作進度表,倒排時間加緊推進。同時,通過落實差別電價、提供環境保護專項資金支持等配套政策,加大幫扶指導,激發鋼鐵行業超低排放轉型動力并形成倒逼機制,推動全面實現鋼鐵行業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鋼鐵行業節能減排是一項實實在在的工作,需要扎扎實實地持續推進。檢查+幫扶,希望能夠助力企業,為藍天盡一份力。”南京生態環境局大氣處相關負責人說道。在企業減排轉型的道路上,多往企業跑,主動服務、靠前服務,已成為生態環境部門的工作常態。為加快推動企業完成超低減排,南京市生態環境局組織技術專家、執法檢查、監測監控等相關人員,走進南鋼對標超低改造進行全面評估,檢查人員現場指出薄弱環節,幫助問題整改。
特別是在本次主題教育期間,省、市生態環境系統大氣支部相關人員也紛紛走進南鋼,看現場、看數據、座談交流,交流最新治氣動態,指導企業及時對標提升。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黨支部、南京市生態環境局機關第四黨支部等5個黨支部聯合開展“黨建引領攻堅作先鋒,科技賦能協同治大氣”主題黨日活動,專題赴南鋼調研指導。南京市生態環境局機關六個在職支部和包括南鋼在內的南京“兩鋼四化”6家重點企業開展支部共建,面對面交流,就做好項目服務、解決治理難題、提升治理水平、組織專家幫扶、送法規送政策等工作進行點對點對接,按每月不少于一次的頻次定期開展幫扶服務。從理論學習到政策宣貫到業務指導,面對面的政企雙方,奔著綠色的發展的目標共同前進。
超前布局 向綠而行
做全球綠色鋼鐵的先行者
南鋼是“江蘇鋼鐵工業搖籃”,新中國成立后江蘇省的第一爐鐵、第一爐鋼、第一根鋼材都誕生于此。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減排”是老牌鋼鐵企業的綠色轉型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南鋼持續加大環保投入力度,加快推進超低排放改造,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黃一新提出:“要超前規劃,主動作為,做全球綠色鋼鐵的先行者。”
南鋼以打造“美麗的都市型綠色鋼廠”為目標,積極踐行“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理念。將低碳綠色循環發展作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優先使用清潔能源,采用資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藝、設備以及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和污染物無害化處理技術,減少污染物的產生。采用國際先進的環保技術和工藝,實施環保提升改造,努力打造人與鋼鐵、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生態工廠”。
實現了廠容整潔、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產城融合,環境治理成效顯著。先后獲評工信部“綠色工廠”“能效領跑者”“綠色設計產品”,中鋼協“清潔生產環境友好型企業”,江蘇省綠色發展領軍企業,連續上榜行業“綠色發展標桿企業”,榮獲“最美綠色鋼城”稱號。
超低排放改造
為企業添“綠”增“效”
治污設施穩運行,粉塵污染點位全監控,作業線上無煙塵,清潔運輸全流程,綠樹成蔭四季有花……如今,漫步在南鋼廠區,除了遠處工廠花園中的鋼鐵智造和工業文化旅游示范園區外,還有儲存煤炭的大型筒倉(以下簡稱煤筒倉)和銀色圓拱形的原料大棚。
只見20座44米高的藍灰色煤筒倉并排而立,筒倉表面展翅飛翔的白鶴圖案讓人眼前一亮。南鋼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有效控制煤炭堆場的揚塵問題,南鋼主動廢除原有的煤場抑塵網,新建了20座大型筒倉,可以存儲16萬噸煤炭。”
“十二五”以來,南鋼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累計投入超百億元用于環保提升、超低排放改造和生態保護,深入實施有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清潔方式運輸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打造生態綠色標桿鋼鐵強企。
在有組織超低排放改造方面,南鋼采用最先進的“干法除塵”“干法脫硫”“干熄焦”等“三干技術”,徹底消除濕法工藝產生的白色煙羽對環境的影響。
在無組織超低排放改造方面,南鋼建成了總面積達9萬平方米的4座鐵礦堆場封閉大棚,可以儲存98萬噸鐵礦,并實現了原料場的智慧化、無人化操作。南鋼建設了24座煤筒倉,可以儲煤20萬噸,替代原有的防塵網貯煤場;新建39個焦炭倉,可以儲存焦炭12萬噸。實施廠區揚塵治理,對除塵灰卸灰裝置全面改造,除塵灰運輸全部采用吸排罐車,避免運輸及放灰時揚塵污染。生產現場推廣使用“工業清掃車”,配備進口清掃車、抑塵霧炮,有效減少廠區及道路揚塵。
在清潔物流方面,南鋼利用臨江碼頭優勢和鐵路運輸優勢,鐵路和水路的清潔物流比例超過80%。建設了長度達2.3公里的管式皮帶,將高爐水渣密閉輸送至超細粉加工廠;并將“國五”排放的物流車輛全部更換為“國六”標準,還同步引進電動重卡,自主開發電動機車,用于廠內物資運輸。
如今,南鋼建成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節能降耗、環境治理設施。實現了“用礦不見礦、用煤不見煤、運料不見料、出鐵不見鐵”的治理目標,南鋼從“有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清潔物流”三個方面全流程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按工業旅游標準進行廠區環境景觀提升,實現了從“鋼鐵俠”到“綠巨人”的轉型蛻變,為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
數字賦能
讓環保監管更智慧
隨著大量的環保投入,如何動態掌握數量眾多的環保設施,解決好“有沒有、用沒用、好不好”的管理問題,南鋼給出了智慧化解決方案。
在南鋼智慧運營中心,有一套搭載多個智慧預測模塊的“智慧環保管控平臺”,這是全公司環保管理的中樞,掌控著全廠的環保設施運行和污染物排放數據。整個廠區安裝了75套CEMS煙氣在線監測裝置,318套TSP及42套VDM,全面監測每一臺設備的顆粒物排放數據;有12套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監測儀器,24小時監測著焦化工序的VOC排放。為了對八平方公里的廠區進行網格化的空氣質量監控,一共安裝了50套“空氣微站”,廠區每一處的空氣質量都可以隨時掌控。通過這套智慧環保監控系統,實現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環境管理,有組織、無組織、清潔物流、固廢管理等一覽無遺。同時實現了“一屏看全域,一鍵知指標,一網管環保”的實時精準管控,保障了環保設施的“健康”運行,全面提升了環保設施動態管理和達標預警管理水平。
工廠花園扮靚十里鋼城
長江之濱崛起“綠色明珠”
廠區內天藍水清,繁花綻放,姹紫嫣紅。在江邊生態濕地園,草木繁茂、蘆葦浩蕩、水波瀲滟,吸引了20余種候鳥棲息于此。江面上汽笛聲聲,江風習習,南鋼這座鋼城恰似屹立于長江之濱的“綠色明珠”。
南鋼按照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的標準,對廠區環境景觀進行全面規劃。累計投入8.6億元對廠區環境景觀進行提檔升級。陸續實施了迎賓景觀大道、沿江三公里岸線、生態濕地園、工業旅游景點、廠前智慧廣場、煉鐵區域公園等景觀提升工程。持續對廠區進行綠化、美化、凈化、亮化改造。對廠區主干道、廠房外立面、管廊支架、高爐、煙囪、皮帶通廊、煤氣柜等設施進行了美化出新,一大批生態綠化工程相繼實施,綠化建設成果斐然。新增及改造綠地面積153.06萬平方米,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色彩豐富、層次分明的景觀效果,實現了綠色蝶變。同時還打造了南京鋼鐵博物館、霸王山紀念館、鳳凰廣場、九龍湖等二十個工業旅游景點。開拓紅色旅游、智慧旅游、鋼鐵工藝游等多條主題參觀游線,南鋼榮獲“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和“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
當前,南鋼確立了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按照源頭減碳、過程降碳和末端固碳的總體思路推進“碳十條”行動綱要和六條技術路線,在加快推進減排降碳工作的同時,盡最大努力推動全社會協同降碳。面向未來,南鋼將繼續秉持“創建國際一流受尊重的企業智慧生命體”的企業愿景,以“綠色、智慧、人文、高科技”為高質量發展新特征,以“全力構建全流程、全業務覆蓋的低碳生態,做全球綠色鋼鐵的先行者”為低碳發展愿景,建設綠色智慧、產城融合的發展典范和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園,成為鋼鐵行業轉型發展的引領者、世界級智能化工業脊梁,為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南京新實踐、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持續貢獻力量。